第七百三十一章 潜龙开渎醒赤胆压天寒(第3页)
本站推荐:请娘子称我为陛下!、重生鉴宝:我真没想当专家、穿在逃亡前,开挂闷声发大财、满级快穿,惹得禁欲反派宠妻上瘾、你让我娶傻千金,还回来跪求我?、我只想种地,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、一口造化鼎!从敲诈宗门开始无敌!、为奴三年后,全家哭着求原谅?、夫人快分手,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、天赋百分比斩杀,我反手攻速拉满、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、都市:现在染上读瘾,以后就敢读博!、保姆开局,她成顶级权贵的心尖宠、说好假婚三年!将军怎么让我生三胎?、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,他后悔了!、你娶平妻我高嫁,奉旨和离你哭啥?、创业系神豪:我要供养百万员工!、一品夫人要和离,高冷首辅急红眼、重生九零霸王花、人在华娱,职业奖励是间谍、朕真的不务正业免费阅读、朕真的不务正业书山、朕真的不务正业TXT阅读、朕真的不务正业好看吗、朕真不想败国全文免费阅读、皇上不务正业怎么说、朕真的不务正业女主有几个、朕不care、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本免费阅读、朕真的不务正业起点、朕不行 真不可、朕真的不务正业无错、朕真的不想宫斗、朕真不想这样、朕的大明朕做主、朕真的不务正业笔趣阁5200、朕真的不务正业txt笔趣阁、朕是真的不想败国、朕真的不想当黄帝、朕真的不务正业奇书网、朕真不想败国呀、朕不劳尺刃、朕真的不务正业起点中文网、朕真的不务正业笔趣趣、朕真的不是演员、朕真的不务正业精校全文、朕真的不务正业女主、朕真的不务正业篱笆好文学、朕真的不是傻子、朕真的不务正业笔趣阁、朕真的不务正业无防盗章节、朕真的不务正业笔趣阁TXT、
我大明军在辽东战场配合紧密,并无掣肘抢功冒进之事,重重有赏!
统统重重有赏!”
朱翊钧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捷报,嘴角的笑根本抑制不住,他笑的很是阳光灿烂,小西行长这场耻辱性大败,大明军这种碾压式获胜,让朱翊钧喜上眉梢,这可是万历维新十四年,振武的巨大成功。
“啊?这个小西行长,怎么被朝鲜花郎协给踩死了?”
朱翊钧注意到了细节。
小西行长惨啊!
他已经耻辱性大败,又耻辱性死去了,没死在大明军手里,反而死在了朝鲜花郎手里,真的是一人一脚,活生生踩死,这些花郎别的本事没有,逃跑的本事很大。
冯保笑呵呵的说道“战场都是如此,生死难料。”
提督内臣李佑恭,其实已经奏闻了这次碾压式的大胜,只不过一些具体的细节还需要戚继光的捷报。
“下章礼部,将捷报整理成文书,将这一仗的情况用俗文俗字、图文并茂的描写清楚,到邸报上,诏告天下,咸使四方知晓我大明军大捷。”
朱翊钧将捷报交给了冯保,他就像是一个得了宝贝四处炫耀的小孩一样,想要对天下人不断地说这个宝贝的奇妙。
“戚帅上奏说要废除《训民正音》,朕以为善,下章礼部研究。”
朱翊钧提到了另外一个细节。
朝鲜王世宗大王李裪在正统十一年,颁布了《训民正音》,创造了朝鲜拼音文——彦文字母,对汉字进行了全面注音,标志着朝鲜半岛拥有了自己的文字。
这个彦文可不是什么好东西,本来戚继光以为这是朝鲜国王谋求自主化的一个标志件,但戚继光详细研究后现,这个《训民正音》是为了区分阶级。
在朝鲜,上层人学汉话、用汉文,一切的律法都是由汉文书写,而下层人用彦文,根本看不懂律法,朝鲜的国子监成均馆压根就不教授彦文,只教授汉文,也就是说,朝鲜的士大夫利用彦文,完全垄断了上升的通道。
连衙门里的吏员都要懂汉文,否则律法都看不懂,医倌同理,所以真的出生在朝鲜,世世代代都是穷民苦力。
而戚继光的意思是,废除训民正音的彦文,换回全面的汉文,也就是《洪武正韵》,因为彦文本身就是对汉文的注音,但因为各地口音的问题,让彦文变得奇奇怪怪,如同狗叫一样,这不利于大明对朝鲜的王化。
朱翊钧的态度是让礼部研究下,保留其文化特色,还是直接干脆利索的废掉,礼部很快回复了皇帝,认可戚继光的建议,全面废除彦文,在礼部看来,这是理所应当的,谁要辨析,可以去找秦始皇,问他为何要书同文、车同轨、统一度量衡。
万历十四年三月十五日,大明皇帝罕见的没有让三大公爵大祭司前往郊外祭祀列祖列宗,而是朱翊钧这个皇帝,亲自前往西山,亲自主持郊祭,这是自万历以来的第一次。
在朱翊钧看来,这场碾压性的大胜,可以给列祖列宗们一个交代,之所以如此高规格的祭祀,主要是告诉道爷,当年倭患的仇,大明现在报仇了。
小西行长的尸经过了仵作的检验,确实是被踩死的,已经烧成了灰,撒在了朝阳门任人践踏。
大明的礼法之中,郊祭这种盛大典礼中,皇后是要陪同皇帝一起祭祀,王夭灼有身孕,御医说这个时间多走动,适当的运动,对胎儿的育有好处。
车驾停在了天寿山阳翠陵,道爷的陵寝就在这里,朱翊钧带着十二冕旒、穿着十二章衮服,走下了辂车,拉着王夭灼,走过了外罗城,走过了三孔红色陵门,踏上了神道,走过了雕像,穿过了祾恩门,来到了祾恩享殿之前。
御路丹陛刻的是龙凤戏珠,祾恩殿内有神榻、帝后神牌、册宝、衣冠、御座等物,若是皇帝来,则设正案、从案、三牲案匣祭祀,供桌上放着石五供,两边各有烛台、花瓶。
走到这里,就只有皇帝、皇后、宦官能够进入了,文武百官在丹陛下等候,而朱翊钧从冯保手中接过了香,插在了石五供包围的香炉之中。
朱翊钧拿出一张纸,絮絮叨叨的说道“大雪落战袍,北风漫江雪;潜龙开渎醒,赤胆压天寒;振武向天阙,军荣耀天威;一战雪国耻,儿郎奏凯旋。”
“大雪落在了战袍之上,为战袍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霜。
北风呼啸着,鸭绿江两岸都是白雪皑皑;振武十四年啊,大明军就像是潜龙开渎,从沉睡中醒来,军兵们的赤胆忠心啊,就像是烈日将天寒地冻压覆;振武的长戈直指天穹,军容整齐闪耀,连天威都要避其锋芒;平壤一战啊,大明健儿血洗了嘉靖年间的倭患国耻,前方传来了捷报,朕等待着他们凯旋,把酒同欢。”
“今天告诉世宗皇帝,朕彻底消灭倭寇的打算,希望列祖列宗保佑我大明,武运昌隆。”
朱翊钧念完了纸上祭祀的青词,而后在烛台上点燃,扔进了香炉之中,他等到纸张燃尽,才笑着说道“既然没回话,那就是默认了,朕就当祖宗们同意了朕灭倭的打算。”
“朕实在是不会诗格,也不会写青词,朕将就着写,列祖列宗将就着看。”
祾恩殿里忽然微风吹过,吹动了罗幕翻动了下,也不知道是嘲讽朱翊钧恬不知耻,胡乱解读祖宗之意,还是觉得朱翊钧的诗词不好,还是同意了朱翊钧灭倭的打算。
朱翊钧不来郊祭的原因,其实很简单,就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来给祖宗们看,太庙汇报一下就可以了,这次平壤大捷,杀了两万一千余倭寇,在朱翊钧看来,这是拿得出手的功绩,还有一个原因,其实是青词宰相。
嘉靖末年,一心焚修的道爷,任命的宰相都是青词写得好的,朱翊钧实在是不会写,也不愿意让臣子们写,这来祭祀,就按着自己的心意,写了一没有诗格、也不押韵的诗,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些话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